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房地产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6-30 13:42:48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阎常铭 |
研报出处: 兴业证券 | 研报页数: 20 页 | 推荐评级: 推荐 |
研报大小: 2,048 KB | 分享者: xie****en | 我要报错 |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意义重大,适逢香港回归2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有望献礼。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粤港澳概念是珠三角地区发展规划的延伸和升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将粤港澳湾区建设推向新的高潮。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继“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布局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望成为国家第四大战略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对标国际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其土地丰富、人口规模大,为之后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土地资源。另外,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世界大湾区的优势特点:(1)“拥海抱湾”区位优势明显,位于珠江通往南海的重要出海口,坐拥珠三角这一全球知名的加工制造基地和产品出口基地;(2)交通网络发达促进湾区内资源流动,九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和城际轻轨,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深中大桥将缩短城市间的通勤距离;(3)湾区内城市各司其职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未来香港、深圳、广州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服务贸易中心。
粤港澳湾区内城市间协同发展必然带来地产长期繁荣。首先,城市群/都市圈是湾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湾区内城市间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在发达的交通网络连接下,将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在这一格局中,非核心城市工业发展,将带来人口集聚型的房地产繁荣,利好工业占比较大的佛山、惠州、中山,而核心城市核心城市产业升级将带来年轻高学历人口的刚性住房需求。其次,国际湾区经验表明,湾区建设将带动区域内房地产市场长期繁荣。以日本东京湾区为例,自1955年工业化开始发展,人口源源不断流入湾区内,随后演化成名古屋、东京都和大阪都市圈,人口聚焦使得当地的房地产市场长期繁荣,日本主要6大城市房价从1955-1975年涨幅了30倍以上。
投资建议:根据大湾区建设规划及布局,我们重点推荐相关受益股票:万科A、招商蛇口、世联行、保利地产、华侨城A、华联控股。港股主要推荐碧桂园、中国奥园、龙光地产等。
风险提示: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