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银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1-16 14:30:08 |
研报栏目: 港美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隋晓萌,张淳鑫 |
研报出处: 招银国际 | 研报页数: 2 页 | 推荐评级: 同步大市 |
研报大小: 511 KB | 分享者: zhg****zh | 我要报错 |
2017年社会融资总额按年增长12%。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2017年年末,社会融资总额达到17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12%,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社融增长目标完全相符。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2017年12月单月新增社融为1.14万亿元,按年少增4,999亿元,前值为1.63万亿元。社融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人民币贷款增速减慢,低于市场预期。2017年12月向实体经济投放的人民币贷款新增约5,809亿元,较2016年同期少增约4,134亿元,原因在于1)2016年年末贷款冲量投放,存在高基数效应;以及2)银行年末贷款额度紧张,同时面临年末考核压力。贷款增速的放缓,并非源自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下降,因为与此同时,表外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在2017年12月取得大幅增长,新增约3,523亿元,占新增社融比例达到30.9%,而全年平均占比则为18.4%,显示部分表内额度未能满足的融资需求寻求表外渠道。直接融资方面,2017年股权融资额达到8,734亿元,按年少增3,682亿元;而受债市低迷影响,企业债券融资额为4,495亿元,按年大幅少增2.55万亿元。
12月人民币贷款增速放缓,但全年新增创历史新高。2017年12月金融机构发放的人民币贷款达到5,844亿元,较前值减少近半,按年也少增约4,600亿元。不过,在住户及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强劲增长推动下,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3.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12月住户中长期贷款仍是人民币贷款增长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2.5%,仍保持较高增量,达到约3,069亿元,较上月少增约1,109亿元;而住户短期贷款则仅增约114亿元,相信是严查消费贷流向带来的影响。不过,全年来看,在消费贷的推动下,住户短期贷款新增1.83万亿元,按年激增1.2倍。住户中长期贷款则较去年高位轻微少增,达到5.30万亿元;占人民币贷款全年新增比例为39.2%,按年下降5.8个百分点。12月新增企业中长期人民币贷款仅为约1,519亿元,相信主要受制于有限的贷款额度。2017年全年新增企业人民币贷款6.38万亿元,占人民币贷款全年新增比例达到47.2%,按年上升14.4个百分点,显示出监管部门一直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一定成效。
M2增速再探新低,下降至8.2%。M2增速较上月下跌0.9个百分点,按年下跌3.1个百分点。除2017年金融去杠杆、监管收紧带来的影响外,M2增速的进一步降低主要由于年末贷款增速明显放缓及全年财政存款有较大幅度增加。在现行的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下,我们认为M2的“新常态”还将持续,预计增速将维持在9%-10%。
强监管环境下,表外融资将进一步收缩,融资需求更多依赖表内业务。2018年,金融行业的去杠杆进程仍在进行,强监管的环境也没有改变。新年伊始,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已连发多个文件,旨在进一步强化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整治金融乱象。这些文件针对的重点是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在内的表外业务,对于其资金来源、投向等都进行了更严格的约束。而银监会在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中,列出了八大领域和22条今年整治工作的要点,其中就包括了涉及同业、理财、表外、合作等业务的影子银行业务。此外,银监会新引入的流动性管理指标也将于3月1日起生效,其内涵也是抑制同业业务的盲目扩张,引导银行回归传统借贷业务本源。以上诸多事件均表明监管部门对于表外融资的坚决态度。我们认为今年社融中的表外融资将有较明显的收缩,而相应的融资额度将转向表内,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较为旺盛的情况下,今年向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增速或将高于社融整体增速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