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2-08 14:55:52 |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李奇霖 |
研报出处: 联讯证券 | 研报页数: 12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827 KB | 分享者: mir****123 | 我要报错 |
投资要点
70年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史
年初召开的2018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的讲话,释放了住宅用地市场进一步松绑和放权的信号,包括研究权属不变、符合规划的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以及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等。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毫无疑问,这是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未来住宅用地制度如何改革,无疑是影响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而了解历史可以更好地预判未来,本篇报告中,我们在梳理建国至今的70年城市土地制度变迁史之后,展望未来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建国以来,城市土地制度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1949-1978年,行政划拨,无偿使用。
二是1979-1988年,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
三是1988-1995年,城市土地流转制度建立。
四是1996-2000年,土地储备制度建立,政府垄断土地供给。
五是2001年至今,实施土地招拍挂制度。
未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除了将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用作住宅用地外,还可以采取以下三点措施。
第一,拓宽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来源,如开征房产税并列为地方税种,减少其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从而切实有效增加土地供应。
第二,提高住宅用地的比例。除了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面积减少外,国内还普遍面临着住宅用地占比低的情况。
第三,疏通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缓解大城市的土地供给压力。
风险提示: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改革进度慢于预期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